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

seo三人行 > 网络营销 > 正文

青海:各级财政投入稳保10%以上增速支持发展全域旅游

网络整理:07-17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7日讯 日前,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要立足大众游、高端游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旅游“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作用,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孵化一批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提高旅游对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水平。到“十三五”末,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00亿元,实现基本建成旅游名省的奋斗目标。

  》》》点击查看更多政策内容

  实施意见从机制创新、产业融合、产品创新、基础配套提升、政策支持等方面做了全面部署。并提出,接下来将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省旅游绿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省旅游绿色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全省旅游业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建立省级统筹、市(州)负责、县(市、区、行委)抓落实的旅游发展领导体制。

  为加强产品创新,扩大旅游供给,实施意见明确,将配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对海北州、大通县、祁连县、贵德县、乐都区5个国家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区开展验收工作。争取到2020年,全域旅游示范区达到10个,其中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5个以上。加快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力争年内建成贵德县清清黄河-秀美千姿湖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示范区、坎布拉生态旅游示范区、孟达天池生态旅游示范区、囊谦县尕尔寺大峡谷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多县通天河古村落生态旅游示范区6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力争到2020年建成省级生态示范区10个。

  作为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意见提出,将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以农耕草原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以生态农牧业为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推进“农(牧)旅融合”,丰富乡村旅游内容。支持文化旅游名城、名镇、名村、名景、名品及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建设,积极开发以吃农(牧)家饭、住农(牧)家院(帐)、干农(牧)家活、摘农家果、品农(牧)家乐等农牧业观光体验型乡村旅游。扎实推进旅游扶贫工程,把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以田园综合体、农牧业公园、观光农牧业、农(牧)家乐等建设为抓手,促进乡村休闲旅游规模增长、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带动农牧产品加工、销售和农牧区商贸、餐饮服务等行业发展,实现农牧民从旅游从业者转化为利益共同体。

  在财政金融支持方面,接下来青海省将建立全域旅游发展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各级财政投入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对列入国家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市(州)、县(市、区、行委),省财政在安排专项资金时可适当倾斜。省直有关部门支持服务业、中小企业、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其他与旅游业相关的专项资金,要对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和项目予以倾斜。

  以下为政策全文:

  全域旅游是国家战略,是顺应大众旅游发展新趋势、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新战略新路径,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为了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龙头产业,推动我省从旅游名省向旅游大省转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把握总体要求,明确目标定位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五四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破解难题为导向,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加快推进旅游投资和旅游产品开发为重点,扎实推进“一个方向、两个定位、‘五三’布局、十一大关系”的青海旅游发展新思路新理念,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力促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斗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推进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把旅游业打造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

  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持生态优先,合理有序利用,防止破坏环境,摒弃盲目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注重产品、设施与项目的特色,不搞一个模式,防止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推行各具特色、差异化推进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方式。

  统筹协调,融合发展。把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从区域发展全局出发,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凝聚新合力。大力推进“旅游+”,促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拓展旅游发展新功能,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

  改革创新,示范引导。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不断完善全域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产业体系,努力破除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与障碍。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树立全域旅游发展新标杆。

  民族团结,共同发展。把全域旅游发展作为各民族间沟通了解的重要载体,大力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开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新局面,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努力实现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转变。

  (三)发展目标

  旅游发展全域化。牢牢把握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这个方向,省内大众游和省外高端游这两个定位,深入谋划“五三”布局(即:“三全”—全域旅游、全季旅游、全时旅游;“三势”—自身优势、善于借势、无势造势;“三业”—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带动商业;“三精”—精品路线、精品景点、精品产品;“三变”—产区变景区、民房变民宿、劳动变体验),推进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服务提升、全域系统营销,构建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和放心旅游消费环境,实现全域宜居宜业宜游。到2020年,初步形成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整体营销、全域服务提升的全域旅游体系,基本建成旅游名省。

  旅游供给品质化。立足大众游、高端游市场需求,加大旅游产业融合开放力度,提升科技水平、文化内涵、绿色含量,开发创意产品、体验产品、定制产品,发展融合新业态,提供更多精细化、差异化旅游产品和更加舒心、放心的旅游服务,增加有效供给。

Tags:增速(49)财政(38)发展(840)青海(61)投入(49)支持(137)以上(46)全域(35)各级(3)稳保(1)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青海:各级财政投入稳保10%以上增速支持发展全域旅游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