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

seo三人行 > 经典美文 > 正文

走近真实历史与图书馆人的集体记忆

网络整理:01-05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人们总会记起那些曾经影响和触动他们的事物,可能是一本书、一句话,甚至是一个人。人们却常忽略那些在他们身边默默提供帮助与支持的人和事,比如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口述国图》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他们。”

  1月2日,由国家图书馆(简称“国图”)摄制的口述史纪录片《口述国图》在国图学津堂举行北京首映式。文章开头的那一段话,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以一位国图忠实读者的身份分享的观影感言。他说,观看的过程中有好几次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影片里的一幕幕让他不禁回忆起自己与图书馆的过往。

  这部纪录片里没有旁白,更不煽情,就是一位位朴素的国图老馆员的口述回忆。但动情的不仅刘魁立先生一位,当影片放映结束、灯光再次亮起,红着眼眶的观众不在少数。“或许朴素的、真实的,才最动人。”该片导演、国图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说。

  《口述国图》全片分为情系国图、缘起文津街、善本保卫记、馆藏的故事、为读者服务、艰难中的前行、新馆的诞生、站在世界舞台上、走向现代化、重返柏林寺、馆员心声11个部分。它以亲历者的视角回顾了国图的发展历程,是国内首部记录和展现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口述史纪录片,同时更是献给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的一份“生日礼物”。

  该片的主创人员、国图的老馆员索奎桓介绍,这份“礼物”其实缘于国图17年来一直在做的老馆员口述史访谈工作。这项访谈工作启动于2003年,至今已累计访问了47位老馆员及其亲属,积累了200余小时、105万字的口述资料。纪录片《口述国图》就是以这些珍贵的影音文献资料为基础创作完成的。截至该片完成时,已经有16位受访人相继离世。

  田苗说,该片的所有主创人员都是国图的馆员,摄制这个片子可以说是年青一代图书馆员向老一辈图书馆员的致敬。刘世元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的馆员,谈起参与完成这部纪录片的收获,他联想到古希腊人镌刻在阿波罗神庙门柱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的确,影片在100多分钟的片长里全面记录了几代国图人在面对不同历史机遇与挑战时担负的使命和做出的选择;表现了在民族和国家奋斗复兴的恢弘历史画卷中,图书馆人平凡而伟大的坚守和始终秉持的赤子之心。

  首映式现场的观众说,提起历史,通常是很冷峻、很严肃的,但是看了这部片子,会发现历史也可以让人感动。或许这就是个人口述与影像记录结合产生的独特魅力。实际上,口述史纪录片作为一种全新的纪录片形态,在2002年被业界关注讨论,至今其创作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尤其是其在学术研究以及传播方面所具备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业界的认可和重视。

  “影像的档案、文献功能,与用于存储和分享知识的图书馆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单万里认为,《口述国图》是图书馆对影像这一“动媒”的充分利用。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联合创始人肖龙,依据多年从事纪录片制作、放映工作的经验,认为纪录片创作和放映具有更广泛的受众范围,而不仅仅局限于影像创作以及在电视荧屏、电影银幕上播出。“纪录片不仅是影像记录,还有作为档案、文献等的研究价值。”肖龙说,这也是为何近年来,以口述史采访、纪录片收藏等为代表的新类型文献资源建设方兴未艾的原因。

  就此,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子舟指出:“近年来,兴起了一阵‘口述史热’,各个方面的‘口述史项目’层出不穷。但是,许多时候大家做了口述史采访,也收集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可工作结束后,采集的资料就无人问津了。因此,如何将这些宝贵的材料利用好,将口述史访谈的成果转化成被大众接受的产品再传播出去,值得业界思考。”

  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钟大丰看来,口述史有着强烈的个人主观性,如何通过影像的叙事结构将文化的传承、文化人对于知识虔诚的情感展现出来,这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一个挑战,也为影像传播提出了新的课题。

  可以说,《口述国图》这一纪录片的推出,是国图以纪录片的形式传播文化的一次新尝试,未来国图还计划更好地开展纪录片的制作、收藏、保存、研究以及大众传播与社会教育工作,为民族文化和国家记忆的保存与传承,为中华文明的赓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Tags:[db:TAG标签](426190)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 走近真实历史与图书馆人的集体记忆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