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

seo三人行 > 新闻信息 > 正文

贵州实施“锦绣计划”,通过传统手工产业带动50万妇女增收致富

网络整理:07-24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大家都会干的手艺活儿也能赚钱?”3年前,当贵州省榕江县妇联干部到家里来动员杨胜敏参加合作社、告诉她一幅好的刺绣作品能卖到上千元时,她充满疑虑。

  “大家都会干的手艺活儿也能赚钱?”3年前,当贵州省榕江县妇联干部到家里来动员杨胜敏参加合作社、告诉她一幅好的刺绣作品能卖到上千元时,她充满疑虑。

  将自己的绣品第一次交给合作社时,杨胜敏收到了200元。她从此决定不再外出打工,安心在家刺绣。靠着这门手艺,她一个月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

  2013年,贵州省启动“锦绣计划”项目,致力于妇女手工产业脱贫,成立了1000多家妇女特色手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培训绣娘6.5万人(次)。目前贵州省从事手工产业及辅助行业的妇女近50万人,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产值已达到60亿元。

  贵州省妇联主席杨玲表示:“实施‘锦绣计划’是家庭所愿、妇女所长、大局所需。一根针、一双手、一群人、一件事,绘就一幅脱贫致富的锦绣画卷。”

  过去是生活技能,如今成脱贫产业

  装着蜂蜡的杯子,在炭灰里保持温热。伍德芬拿起蜡刀,蘸上蜡液,在一块自织的白布上精心绘制起来。随着蜡刀游走,一笔一画,一挥一勾,信手推拉,不经意间,几朵盛开的花跃然纸上。

  长久以来,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扁担乡流传一句话:“三岁学搓麻,七岁学纺纱,九岁种棉学点蜡。”形象地反映了当地布依族女性蜡染技艺的普及。伍德芬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扁担乡,和她一样靠蜡染技术走上致富路的妇女不在少数。

  贵州有近2000万女性人口,其中农村妇女人口占65%左右。截至2017年底,全省还有贫困人口280.32万人,贫困妇女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5.2%。妇女既是脱贫攻坚的工作对象,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同时,贵州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苗绣、马尾绣、蜡染等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妇女从小就学习刺绣、蜡染等技能。“用好这笔技术宝藏,将原本家庭生活的基本技能培育成产业,给贵州的脱贫攻坚工作带来巨大助力。”贵州省妇联副主席肖勤说。

  2013年,贵州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提出了培育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并给予每年1500万元的专项资金保障,同时还成立了“锦绣计划”联席会议制度,通过提升妇女手工技能,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壮大妇女特色手工产业规模,带动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

  从乡村走向工坊,再进军国内国际市场

  去年年底,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帮扶下,织金县官寨乡大寨村成立了“妈妈制造贵州苗族蜡染合作社”,并与电商企业签订协议,由企业聘请设计师对需要的产品进行设计,然后下订单由合作社组织绣娘进行生产制作。

  “主要是解决了产品的销路问题,同时提升了产品的设计水平。”合作社负责人蔡群说。

  2017年底,广州电商企业唯品会与织金县签订1000万元的年度生产订单,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织金捐建两家蜡染合作社,依托基金会的“妈妈制造”项目对苗族绣娘们进行技能和知识培训,提升传统手工技能的适应性和品位。

  织金县妇联主席黄英介绍,锦绣计划的实施,打破了“一盘散沙”的落后生产模式,走上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道路。“把传统产品打造成受市场欢迎的商品,才能拓展销路,提升价值。”

  石丽平,贵州松桃县苗绣代表性传承人,由她创立的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这些年生产的苗绣产品畅销国内,出口美国、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67个国家。

  从乡村走向工坊,从工坊进军国内国际市场,采用“公司+合作社+绣娘”“公司+协会+绣娘”“能人+基地+绣娘”等模式,引导妇女手工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从单一渠道向多元模式转变,实现妇女手工产业从分散生产转向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2015年,贵州创新“锦绣计划”培训方式,将基层妇联、企业、学校、协会等纳入培训承办主体,把培训班开到乡村、社区,开展校企结合、订单式培训,培训成果直接进入产品市场。几年来,“锦绣计划”整合各成员单位资源,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培训绣娘6.5万人(次)。

  “养在深闺”的传统民族手工艺回温了

  “我每天送孙子去学校后,就可以打鞋底了。”罗甸县斛兴街道玉都家园易地移民安置点,73岁的李明琴一边低头打麻线鞋底一边聊起了家常,家里只有儿媳妇和3个孙子,一家人的收入全靠儿子在广东打工。一年来,她重新拾起了手艺活,每打一双麻线鞋底就可以拿到9块钱,“既不累又能给家里一些帮补。”

  今年9月,淘宝一年一度线下集市淘宝造物节在杭州西子湖畔开幕。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绣传承人宋水仙,带着马尾绣工艺品参展。

  在水族村寨,“马尾绣”曾经是水族农村妇女农闲时的手头活,几乎人人会绣。随着时代变迁,许多妇女外出打工,技艺荒废了,年轻人甚至完全不会,部分绝技濒临失传,宋水仙曾忧心忡忡。“‘锦绣计划’的开展,让许多农村妇女又重新拾起了手艺,通过培训,技术有所提升,民族传统技艺得到了传承。”

  近年来,贵州省各级妇联积极组织妇女手工企业参与省内外、国内外有关重大活动和展会。贵州省妇联连续3年举办全省妇女特色手工技能大赛,设锦绣专题展馆,展示锦绣风采,促进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承办“对话锦绣·巧手脱贫”系列活动,召开精准帮扶调研座谈会,探索锦绣发展模式。

  民族刺绣、蜡染、民族服装、银饰……这些曾经“养在深闺”的传统民族手工艺正慢慢回温。“大家有这么好的刺绣手艺,得到这么好的政策引导,不愁技艺传不下去,不愁大家富不起来。”55岁的黔东南州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建红说。①

Tags:产业(537)通过(47)贵州(105)传统(99)实施(93)带动(50)手工(14)50万(15)锦绣计划(1)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贵州实施“锦绣计划”,通过传统手工产业带动50万妇女增收致富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