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

seo三人行 > 新闻信息 > 正文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发展成就综述:中流击水新湖南

网络整理:10-08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发展成就综述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发展成就综述:中流击水新湖南

9月25日上午,湖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省人民会堂隆重举行。图为大会会场。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罗新国 摄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发展成就综述:中流击水新湖南

上图:2016年5月6日中午,长沙黄花机场,一辆磁浮列车驶入磁浮机场站。当天,长沙磁浮快线开通试运营。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田超 摄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发展成就综述:中流击水新湖南

上图:2017年9月15日,永吉高速吉首至古丈段通车,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实现县县通高速,进入全域高速时代。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郭立亮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唐婷 刘笑雪

9月28日,北京展览馆人流如织。

“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这里展出。仿佛走入时光隧道,人们在一张张生动照片、一个个历史瞬间中感受70年来的家国巨变,触摸一段温暖奋进的集体记忆。

这是全球瞩目的国家展览。“湖南元素”闪耀其间——杂交水稻从湖南走向世界,复兴号动车纵横中国,湘西十八洞村换了新颜……澎湃激荡的“湖湘力量”融入“中华力量”,同频共振、奔腾不息。

7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瞬间,新中国却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上演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巨大变迁,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美丽画卷,书写了一部气势磅礴的人间史诗。

70年,宛如一部感天动地的进行曲,谱写着伟大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丽篇章。

70年,犹如一曲荡气回肠的交响乐,演绎着三湘大地从一穷二白到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华丽蝶变。

70年,如同一台气壮山河的大合唱,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接力奋斗的长征组歌。

湘江北去天下先。从贫困落后到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内陆封闭到创新开放、从温饱不足到人民幸福。70年,跟随祖国发展的脚步,改天换地的新湖南,焕发出朝气蓬勃的全新面貌。

1

70年沧桑巨变,凝结在鱼米之乡的丰硕成果中

株洲田心,一个小得在中国地图上找不到标记的地方。

1958年12月,当我国第一台干线电力机车在铁道部田心机车车辆工厂下线时,这里还是一片郊野之地。几十年后,一个享誉全球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横空出世。田心,给了世界一颗“中国芯”。

“为世界造车,实现了我们一家三代的梦想!”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转向架事业部员工阮东臣在田心出生、长大,父亲退休后顶职进厂当钳工。从韶山系列机车到和谐号、复兴号高速动车,阮东臣和同事们“亲眼目睹、亲手组装出厂”。而今,儿子阮冠华当兵退伍后,也进入了中车株机和父亲并肩作战。

以田心为发端,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根硬质合金棒材、第一辆微型汽车、第一枚空空导弹……新中国工业史上293项“第一”相继在株洲诞生,崛起中的“中国动力谷”,标注出动力研制领域新的“世界坐标”。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慢到快。70年时光流转,工业重镇株洲的发展历程,生动映照出湖南跨越发展之路。

一个机场,承载着湖南人走出省门拥抱世界的梦想。

上世纪80年代,湖南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却没有一个像样的机场。仅有的一个军民合用的大托铺机场,只能降落小型飞机。

1989年8月29日,历经3年艰苦奋战,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建成通航,可供大中型飞机起降。从此,作为内陆城市的长沙插上了翱翔蓝天的翅膀,临空经济开始腾飞。30年过去,黄花机场跻身全球百强,全省8个干支线机场开通了57条国际和地区直飞航线,直达22个国家和地区。

回望历史的动人瞬间,无数梦想在奋斗中“开花”——

1966年,“十万愚公”肩扛手提建成韶山灌区,硬是让高山低头、河水改道,使贫瘠的湘中大地变成“大粮仓”。五强溪水库、江垭水库、涔天河水库、洞庭湖治理工程……几十年来,一大批创造了湖南水电建设壮举的重大工程,灌溉出鱼米之乡的丰盈富饶。

1969年国庆前夕,5辆仿制长春一汽“解放牌”货车的HQ-140型“湘江牌”载重货车在一片欢呼声中下线,开启了“湖南人造湖南车”的全新探索。新世纪以来,大众、菲亚特、吉利、广汽、比亚迪、北汽等中外主流汽车制造商相继入湘建厂,湖南跃升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长沙朝中国汽车产业“第六极”发起冲刺。

1994年,长永(长沙至浏阳永安)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湖南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宣告结束。如今,纵横交织的高速公路网络如毛细血管般铺满湖湘大地,通三湘、达四水。到2018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725公里,居全国第四位,121个县市区实现“半小时上高速”。

2009年,武广高铁贯通,湖南加速跑进“高铁时代”。此后,沪昆、洛湛、焦柳、湘桂、渝怀等国家干线铁路相继贯通,从繁华都市到偏远山城,一个又一个高铁枢纽城市悄然诞生,“两小时高铁经济圈”彻底改变湖南人的生活。

……

70年春华秋实,一代代湖湘儿女筚路蓝缕、接续奋斗,书写自强不息的湖湘故事,迎来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GDP总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7.7亿元跃升到2018年的3.64万亿元;人均GDP从86元增长到5.29万元;全省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不足百元增加到36699元和14092元,我们的“蛋糕”越做越大。

在一穷二白、底子薄弱的基础上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实力不断增强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增加值达到2018年的1.19万亿元,为1952年的1885倍;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稻谷、生猪、水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前列;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独树一帜,“广电湘军”“出版湘军”蜚声中外,我们的“筋骨”越来越强。

高铁、高速公路里程均居全国前列,电网实现全覆盖,天然气管网覆盖全省63个县市区,5G部署走在全国前列;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四张网”编织起强大的基础保障体系,我们的“底气”越来越足。

2

70年沧桑巨变,镌刻在锦绣潇湘的广袤大地上

每台高铁列车,大约有一半核心部件源自湖南;

中国每生产10台中小型航空发动机,9台产自湖南;

全球每下线10台混凝土机械,有8台出自湖南。

10秒,一件铝轮毂制成;80秒,一台发动机“智造”;3分钟,一床被芯诞生;5分钟,一台挖掘机下线;1小时,3.6万瓶酱油灌装;1天,6.1万台手机生产……

70年,告别僵化沉闷、冲破内陆封闭,敢为人先的湖南人,不断突破创新的高度、开放的宽度。

砥砺奋进的征程中,蕴藏着改革这个最大密码。

1980年,在长沙市房地产管理部门工作的李静毅然“下海”,成为全国第一个由省长批准同意的个体工商户。民营经济自此有了一席之地,撑起发展“半壁江山”。

1992年,在国家号召科研院所改制的洪流中,长沙建机院副院长詹纯新带领7个人、借款50万元创办起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一个全球化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应运而生,树起湖南国企改革的标杆。

Tags: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发展成就综述:中流击水新湖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