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

seo三人行 > 新闻信息 > 正文

见证与记录新中国峥嵘岁月

网络整理:10-15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自9月24日起在北京展览馆展出以来,每天前来参观的观众络绎不绝。成就展全景浓缩在总面积15500平方米的展厅,以年代为序,集中展现从1949年到2019年间新中国走过的70年光辉历程,成为一部编年体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在成就展中,有着70年创刊历史的《中国青年报》一路与新中国同行。

  行至1960年展区前,《中国青年报》1960年2月28日头版报纸被单独装裱在一幅相框中,头条文章《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异常醒目。

  那场惊心动魄的抢救穿越时空历历在目。那年春节刚过,山西省平陆县61位民工集体食物中毒,生命垂危。当地医院在没有解救药品的危急关头,用电话连线全国各地医疗部门,终于找到了解药。但当时交通不便,药品不能及时送达。紧急时刻,当地政府上报了国务院,中央领导当即下令,动用部队运五运输机,将药品及时空投到事发地点,61名民工兄弟得救了。中国青年报社王石、房树民两位记者采写的通讯报道《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还原了这场一方有难、八方救助的“平陆事件”。此文后来入选中学课本,影响了几代人。

  沿着成就展的时光轴,来到“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展示场景前,这里搭建起一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日常居住实景,土炕、煤油灯、手电筒、军用棉被唤起不少老人的记忆。

  有意思的是,展示屋中,除了这些老物件,用来糊墙的报纸是一张张“中国青年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二中全会在京举行”“团福建省委推广石美团支部经验”“重视智力开发打开革新之门”等文章在无声记录着那段历史。

  改革开放,春潮涌动。

  城市家庭添置起电视机、电冰箱、缝纫机几大件。在农村家庭的摆设中,土炕上的摆件颇有年代感,《中国青年报》也带着泥土气息,铺上了农民家的炕头、墙面。

  墙面上的报纸已经发黄,1983年10月6日这天的报纸上刊登的文章是:“延河上的一片云——记扎根陕北的北京知青、优秀教师李永康”,几乎占了半个版的篇幅。

  对知识渴望的还有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在“希望工程”展区前,“大眼睛”的大幅照片依然牵动人心。

  1989年10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1991年4月,后来成为《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的解海龙到安徽省金寨县为希望工程拍照片。原本他只想拍一个“上课聚精会神”的孩子,但在一年级的教室里,解海龙却被一双“大眼睛”打动了,他随即按下快门,这个发出“我要上学”呼声的“大眼睛”女孩画面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

  此后,“希望工程”汇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源源不断。“大眼睛”苏明娟后来上了大学,改变了命运。与此同时,数千万名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受到重视。

  颇有意味的是,希望工程这组报道出现在1992年展区。这一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国改革开放驶上快车道。

  从屹立东方、改革开放到走向复兴,新中国走过70年不平凡历程,《中国青年报》将继续见证、记录中国昂首迈步新时代。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崔丽 见习记者:韩飏 拍摄:梁艳 王荣华 配音:蒋佩珊 制作:王荣华 )

Tags: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见证与记录新中国峥嵘岁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