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

seo三人行 > 新闻信息 > 正文

中外作曲家競答“蘇州命題”

网络整理:03-11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原標題:中外作曲家競答“蘇州命題”

“請通過西方交響樂的音樂語言與形式,融合以昆曲、評彈、民歌、江南絲竹為代表的傳統蘇式音樂文化與審美,創作出新時期兼有傳統性與國際化的蘇州的古城新音韻”——2018年2月,由蘇州交響樂團主辦的蘇州金雞湖作曲比賽向全世界作曲人士發出比賽邀約,創作以蘇州為主題、蘊含蘇州元素的交響樂作品。此后,大賽共收到全球39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賽投稿142部,創下新中國成立后國內專業作曲比賽的投稿量新紀錄。日前,大賽迎來了令人矚目的決賽時刻。

蘇州交響音畫亮相

按照設置,蘇州金雞湖作曲比賽分為“委約作品”和“參賽作品”兩個單元。委約作品單元一共邀請了8位國內外著名作曲家,為蘇州量身定制交響樂作品。他們有德國作曲家克裡斯蒂安·約斯特、蘇州籍旅美作曲家王之一、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陳強斌、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賈國平、武漢音樂學院教授趙曦、墨爾本大學教授於京君、國家一級作曲周虹、國家一級作曲崔炳元等。他們創作的8部作品於11月27日在金雞湖音樂廳進行了全球首演。

經過評委評選,6部參賽作品入圍11月30日的決賽。當晚,在激烈角逐下,由於排在前二名的選手評分在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時依然完全一樣,經評委會慎重討論后決定:一等獎空缺,來自中國的盛萌和來自南非的康拉德·阿斯曼,分別憑借作品《夢裡江南》和《雙面繡》並列獲得二等獎﹔來自中國的蘇瀟憑借作品《姑蘇繁華圖》獲得了三等獎﹔獲得優秀獎的三位選手分別是中國的王心陽(作品《化龍》)、美國的克裡斯多夫·拉羅薩(作品《姑蘇塔影》)和中國的葉鐳爍(作品《水墨中的秋色》)。

無論是委約作品還是參賽作品,都無一例外地表達了蘇州的主題,而對於蘇州元素的運用則是各有特色,各顯所長,充分展現了作曲家對東西方音樂語言融合的思索、想象和實踐。在委約作品中,陳強斌通過對音色化、旋律化音樂語言的“編織”,捕捉姑蘇繡品與園林中的光影。於京軍採用“延音功放”的手法,將旋律的每個音進行延遲,產生混響,為蘇州美景營造一種空曠寧靜的氛圍。趙曦在管樂裡引入昆曲素材,綴以評彈、小調勾勒出園林的明快與艷麗。崔炳元根據唐代詩人杜荀鶴的《送人游吳》,選用昆曲《牡丹亭·游園》片段和評彈中三弦與琵琶的特色音調,來描寫“姑蘇人家盡枕河”。

參賽作品中,南非作曲家康拉德·阿斯曼受到“雙面繡”傳統工藝的啟發,通過兩種完全不同素材的分割、拼貼及融合,將作品呈現在觀眾眼前。中國作曲家盛萌以白居易《憶江南》、張繼《楓橋夜泊》、杜牧《江南春》三首唐詩為靈感來源,勾勒了一幅浪漫的江南風景圖。中國作曲家蘇瀟以清乾隆宮廷畫師徐揚所作的《姑蘇繁華圖》為藍本,以濃墨、淡彩的筆觸描畫出古蘇州城的湖光山色、閶胥城牆、官衙商肆、古渡行舟等畫面,再現了蘇州城郊百裡的盛世繁華。

創新與傳統相結合

“之前我從沒來過中國,對蘇州也不了解。”目前就讀於南非音樂學院的阿斯曼告訴記者。別看他隻有22歲,已在世界各大作曲比賽中拿過不少獎項,創作的作品因具有“創新”精神和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在世界各地廣受認可和好評。

阿斯曼說,在聽說了這個比賽后,他在網上查了許多關於蘇州的資料,有歷史方面的,也有文化方面的,最后他對蘇繡產生了興趣和聯想。他的寫作方式與蘇繡中的雙面繡技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作品的結尾與開頭在結構與和聲上相互呼應,但織體上則更加靈動。結尾處的滑音象征著光滑柔軟的絲綢,由開篇的快速音型演變而成。

來到蘇州后,阿斯曼喜歡上了這個地方,同時他也很高興能有參加比賽的機會:“我感到非常興奮和緊張。這可能是迄今為止我所參加的最大的比賽。和管弦樂隊合作的體驗特別棒,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正如阿斯曼所說,這次比賽無論從國際化、專業化上來說,都是比較高的。本次大賽評委會主席、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徐孟東認為,大賽圍繞蘇州主題,展現出了風格各異、技法豐富的音樂作品,既體現了學院派的嚴謹,也考慮到了大眾接受度,比較好地做到了創新性、藝術性、可聽性結合。

此次比賽中,有不少“80后”“90后”的青年作曲家,盡管仍有一些不足和不成熟,但是他們在作品中表達了一些新的想法。通過這次比賽,評委們也對當下青年作曲家的創作提出了一些建議。作曲家盛宗亮指出,青年作曲家不要一腦門子想著別出心裁,還是要學習傳統古典音樂,要師古而不泥古。指揮家、蘇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陳燮陽指出,交響樂創作一定要考慮為誰創作,給誰聽的問題。中國作曲家一定要深入民間,深入傳統,要有血氣、有熱量、有感情。

挖掘原創培養人才

對於中國的交響樂團來說,倘若隻演奏外國作品,無論對打造自身特色、品牌還是樂團的國際交流,都會有所掣肘,中國原創交響樂作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次蘇州金雞湖作曲比賽最大的成果,就在於為蘇州交響樂團儲備了一批優秀的原創作品。“經過時間的沉澱和觀眾的檢驗,這次比賽將為蘇州交響樂團乃至整個蘇州,留下一批‘帶有顯著蘇州元素的、真正屬於自己’的原創作品,對推進這座城市的文化繁榮,也會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徐孟東說。

蘇州籍作曲家王之一是本次比賽的8位委約作曲家之一,對於蘇州交響樂團舉辦的這次作曲比賽,他覺得“很有膽量,很有眼光,通過音樂,是向世界展示蘇州的一個非常好的方式。”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職業樂團的職業標准和關注的事情,跟過去相比已全然不同。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周湘林表示,如今的中國職業樂團不再是被動接受的方式,而是積極主動地關注世界的音樂潮流,聚焦青年作曲家的培養。這次作曲比賽在國內交響樂團中開了首例,以后可以考慮通過比賽積累曲目,然后向國際藝術節推薦曲目的方式,來轉變樂團的運營模式。

“我時常在想,什麼樣的樂團才是一支真正出色的樂團?是出色的演奏技巧,默契的團隊配合?還是堅持普及藝術教育,為一座城市的文化氛圍的提升持續發光發熱?”蘇州交響樂團團長陳光憲說。在他看來,這次比賽既能夠促進樂團綜合管理與運作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又能夠宣傳樂團和所在城市的對外形象,同時還能夠為國內乃至國際的交響樂事業發掘人才,可謂一舉多得,是很好的一次嘗試。

Tags:作曲家(84)比賽(3)參賽(2)交響樂團(2)交響樂創作(1)於京軍(1)命題(1)織體(1)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中外作曲家競答“蘇州命題”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