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

seo三人行 > 新闻信息 > 正文

“建筑之乡”创新升级再出发 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网络整理:03-13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政府大力扶持,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企业坚持创优,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建筑之乡”创新升级再出发

开平市近年来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助推建筑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开平市近年来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助推建筑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广东聚源建设有限公司供图

在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中有着“开平建筑”的身影,耀南公司承建了大桥珠海口岸相关工程。

在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中有着“开平建筑”的身影,耀南公司承建了大桥珠海口岸相关工程。张怀芳摄

日前,开平市被中国建筑业协会授予“中国建筑之乡”称号,标志着开平市成功申报“中国建筑之乡”,结束了几十年来“建筑之乡”有实无名的历史。这对于擦亮开平建筑品牌,提高开平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开平现代建筑产业加快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这一荣誉的获得,江门市建筑业协会会长、广东聚源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熙如是说:“开平成功申报‘中国建筑之乡’,这是实至名归,对于开平乃至江门的建筑企业都是极大的鼓舞,整个建筑行业更加有发展信心。”

开平建筑产业经历了萌发期、鼎盛期、衰落期,又进入了重振期。从2004年开始,开平市委、市政府发出“重振开平市建筑业雄风”的号召,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大对建筑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建设主管部门、开平市建设商会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开平建筑产业健康发展;建筑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重视传承与创新。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如今,开平建筑产业发展重新走上了上坡路。

在今年召开的开平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开平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开平市将加快建筑产业特色小镇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支持建筑企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总部经济,推动现代建筑产业加快发展;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深化“暖企业、促投资”行动,认真落实国家减税降费、省“民营经济十条”、江门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开平市先进制造业项目扶持奖补、技术改造事后奖补等优惠政策。这将进一步打通开平建筑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并有力促进开平民营建筑企业发展壮大。

A 产业回眸

历史悠久 成绩辉煌

行走在开平,漫步于乡野,随处可见风格独特的碉楼。100多年前,开平人背井离乡,在海外主要从事“泥水工作”;还乡后,他们凭借经验,建造出了多种中外建筑风格和建筑类型相互融合的开平碉楼,奠定了开平在建筑历史上的地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平建筑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并达到顶峰。开平市建设商会会长、广东耀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李耀南是当时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回忆说:“那个时期是开平建筑产业的黄金时代,那时候在广州,有很多打着开平名号的建筑队和建筑公司,‘开平建筑’很威水。”

彼时,广州的白云机场国际候机楼、机场宾馆、流花宾馆、万宝冰箱三厂厂房、天河城广场等一批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难度大的工程都出自开平人之手。其中,万宝冰箱三厂厂房工程、天河城广场工程和白云机场国际候机楼工程先后获得中国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鲁班奖。

然而,1997-2003年,由于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利润逐渐降低,整个建筑产业在全国范围内逐步衰落,技术人才大量流失等原因,开平建筑产业发展陷入下滑,进入了衰落期,先后被本省其他地区超越。

好在世纪之交,开平出现了一批高质量的民营建筑企业:广东耀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金辉华集团有限公司、广东聚源建设有限公司等,他们为开平建筑产业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信赖与支持。

进入新世纪的十几年来,经过开平市委、市政府及开平市建设商会、建筑企业的共同努力,开平建筑产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重新走上了上坡路。

2017年,开平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48家,2018年快速发展至64家。近年来,开平建筑企业承接工程的地域不断扩大,业务遍及江门、佛山、广州、上海、江苏、河南、黑龙江等14个省(市、自治区)各大中城市甚至澳门,每年在开平市外完成的产值均占建筑产业总产值80%以上。近三年来,开平建筑产业从业人员不断增长,达到8万人以上,从业人员接受培训率在90%以上,持证上岗率达60%以上。

B 产业地位

成为地方经济重要支柱

从百年前开平“金山客”还乡盖碉楼,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筑产业进入黄金时代,再到新世纪参建港珠澳大桥项目,开平建筑企业获奖无数,开平早已是人们心目中的“建筑之乡”。

开平市建设商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筑产业就是开平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开平建筑产业较快发展,资质结构不断优化,建造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开平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

2015-2018年,开平建筑产业总产值分别为125.37亿元、145.62亿元、176.17亿元、200.33亿元,每年均占工业总产值和农牧林渔业总产值之和的20%以上。

开平建筑业不断做大做强,在壮大发展开平实体经济、推进城乡建设、解决本地就业、实现财税增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十二五”以来,开平建筑产业(含房地产业)完成税收超70亿元,年均占开平地税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刘国熙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开平建筑产业在整个江门建筑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近年来,开平建筑产业各项经济指标位居江门前列。其中,2015-2018年,开平建筑产业总产值均占江门建筑产业总产值的50%以上,在三区四市中遥遥领先。

开平作为一个县级市,目前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64家,其中,特级施工总承包企业1家(即广东金辉华集团有限公司,是广东省首家特级资质民营建筑企业)、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6家。刘国熙表示,这在广东省其他地方是比较少见的。

C 谋划转型

力促“建筑之乡”腾飞

辉煌过去后,开平建筑产业进入一个更务实、大浪淘沙的新阶段。开平市早早开始着手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振建筑产业雄风,为“建筑之乡”腾飞保驾护航。

Tags:中国江门(53)中国侨都(53)侨乡(53)开平资讯(1)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建筑之乡”创新升级再出发 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