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

seo三人行 > 新闻信息 > 正文

牛!牛!牛!他的“养牛经”让40余户村民脱贫摘帽

网络整理:06-30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存栏500头,养殖效益辐射周边3个村寨156人。”这是贵州省从江县西山镇卡翁村人称“牛人支书”的谢国光最近的“养牛成绩单”,在他的带领下,2018年全村40余户贫困户通过黄牛养殖不但摘下了贫困的帽子,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牛羊禽肉产量增加,其中牛出栏4397万头,比上年增加57万头,增长1.3%;牛肉产量644万吨,增加9万吨,增长1.5%。数字增长的背后,是众多像谢国光一样的“牛人”日复一日的不断学习和实践的结果。

牛!牛!牛!他的“养牛经”让40余户村民脱贫摘帽

  贵州省从江县西山镇卡翁村支书谢国光在引导回圈的牛群

  “这些牛,就像是我的孩子,哪头生病了,哪头需要喂药,我心里一清二楚。” 每天早上6点,谢国光就按照惯例巡看圈舍的牛群,今年53岁的他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牛人支书”,2011年当选为西山镇卡翁村支书,而这个称谓更多得益于他“会看牛”“会养牛”的这一身“独门绝活”。

  卡翁村是一个典型的侗族聚居村寨,林地面积广、草地资源丰富,是养殖本地矮个子黄牛的天然牧场。2016年初,村两委提出依靠地方优质资源,以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产业。借助自然资源优势,谢国光提出以“养殖立村、牛业富民”为主的产业脱贫发展思路,重点养殖本地矮个子黄牛。

牛!牛!牛!他的“养牛经”让40余户村民脱贫摘帽

  卡翁村是养殖本地矮个子黄牛的天然牧场

  2016年秋,谢国光拿出打工多年积攒的10万元,动员7户贫困户,通过“特惠贷”筹集资金30万元,流转土地15亩,办置了一个黄牛养殖场,着手他的“养牛产业”。为使养殖品种纯正,他精心研究“挑牛标准”,每逢赶集日到集市上采购本地矮个子黄牛。两个月后,他的养殖场共购买本地矮个子黄牛40头,新建圈舍40间,谢国光凭借自己的养牛经验和市场需求分析,开始了他的“牛人生涯”。

  养殖业是一个风险大,回报高的产业,谢国光的“牛人”道路并非一开始就走得那么顺畅。养殖初期,谢国光养殖的黄牛多是从市场上购买,黄牛大小不一,抗病能力不强,先后病死30头黄牛,损失近20万元。谢国光意识到,要想将养殖场规模扩大并能承担抵御市场的风险,加强学习和抱团发展非常重要。于是,组织养殖大户到广西、广东等邻近村寨养牛合作社开展实地学习。他自己也认真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先从理论上提升。

  通过大半年的学习考察,在借鉴其他合作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谢国光组织本村养牛规模较大、基础较好、有发展意愿的15户黄牛养殖户,将农户手中分散的资金以及人力组织调动起来,成立从江县卡翁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探索“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营模式。2017年,成功吸引4名党员,15户群众入股合作社发展,带动贫困户10户,黄牛存栏达到150头,实现销售额达到50万元,合作社实现利润分红。

牛!牛!牛!他的“养牛经”让40余户村民脱贫摘帽

  谢国光与农户一起收获成熟的土豆

  谈及今后的打算, 谢国光说,近些年外出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荒坡荒地也越来越多,要将这些闲置的资源全部流转出来,在以养殖黄牛为龙头产业的基础上,利用养牛产生的农家肥料,种植茶园、有机蔬菜,把它做成一整条产业链。“吸纳更多的贫困群众加入进来,不仅要把养牛产业做大做强,还要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把它作为我们村的支柱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目前,谢国光带领村民发展蔬菜基地和药材基地,带领群众213人,实现在家门口创业56人。如今,满山的牛群、丰收的土豆地是卡翁村民摆脱贫困,走向幸福生活的最好写照。(光明网记者 彭扬)

牛!牛!牛!他的“养牛经”让40余户村民脱贫摘帽

Tags:摘帽(3)脱贫(137)村民(94)他的(17)余户(2)养牛经(1)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牛!牛!牛!他的“养牛经”让40余户村民脱贫摘帽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