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

seo三人行 > 新闻信息 > 正文

理财方式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迁

网络整理:07-10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祖辈的艰辛付出让我们国家日益强大。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不仅在思维习惯、生活方式上发生了变化,理财方式也在不断地变迁。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几代人理财方式的不断变迁折射出我国经济的腾飞变化。

“家里根本没有财可理”

今年75岁的张先生,是一名退休干部。谈及理财方式,他笑着说:“我曾经当过兵,退伍以后在家务农。后来政府招工,我就去了,那个时候家里的钱基本用于食品支出了,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用不着理财。”

改革开放后,经济条件有所好转,张先生家有了一些积蓄。据张先生回忆,当时大部分人只要有钱就会用来买东西提高生活水平。“当时出现了‘万元户’这个具有时代特点的代名词,介绍对象的时候,形容家庭条件优越,就说对方是‘万元户’。哪家要是买一台彩电都会被邻居羡慕好久。”据张先生介绍,当时人们居家过日子十分节俭,除了食品支出,家里的钱还会用于房屋修建、购买家用电器和代步工具等,没有闲钱,基本不用理财。

“理财基本上都是靠‘攒’的”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收入也随着提高。30年前百姓有了闲钱,首选是存入银行。

今年62岁的杨先生,是耀州区水泥厂的退休工人,他说:“我的理财观念比较保守,发了工资后就跑银行弄个定期存款。1981年我刚到耀州区水泥厂上班,刚开始一月工资能挣76.5元,养活6口基本也没剩啥。”上世纪90年代,储蓄是大多数人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理财方式。杨先生回忆:“在当时要尽可能把钱省下来,存入银行。”

据了解,76元在当时不算太多,但也不算少,因为当时物价相对比较低。“过去,过日子要精打细算,钱存银行几年下来利息也没几个钱,所以说也谈不上个理财,基本上都是靠‘攒’的。”杨先生说。“爸妈从牙缝里抠出来的余钱,舍不得花,一点一点攒起来,攒够一定数目之后存进银行,再从活期存款攒成定期存款,这就是他们的理财方式。”杨先生的儿子杨宸补充说。

虽然已经过了经济困难和物资短缺的年代,但是很多“过来人”的心中依然对改革开放之初的岁月印象深刻,微薄的利息是当年人们最主要的理财收入。

“互联网时代,凡事要量力而行”

现在到了互联网时代,投资范围也比较广,渠道多,而且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就搞定了,支付宝、微信,或者下裁银行APP等,各种理财信息一目了然,人们可以随时购买,方便又快捷。甚至有银行推出了服务理财客户的“机器人助理”,可以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需要,订制专属的理财计划,为人们进行合理理财提供了针对性服务。

2010年考入我市某事业单位单位的张女士是个“80”后,丈夫是公务员。张女士说:“现在的我们要面临买房、供孩子上学等问题,所以合理理财显得十分必要。我和我老公认为凡事都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

“量力而行不仅适用于理财,也适用其他任何事情,只有做到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办事,才能做到最大限度规避风险,这是我们一贯的行事作风。”张女士的丈夫焦先生说。“为了抵御各种大型支出和突发风险,我和老公把家里的积蓄分门别类地做了规划,除去每月日常支出,我们选择炒股、买基金、保险等方式进行理财,剩余的钱会留有一部分存入支付宝里的余额宝,以备不时之需。当银行的理财顾问推荐理财产品时,遇有合适的我们也会入手。”张女士解释说。

不同年代的人实际情况不同,理财观念也不同,但可以确定的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理财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Tags: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理财方式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