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

seo三人行 > 新闻信息 > 正文

《惠州风俗图说》 烧宝塔祛邪恶打灯笼满街跑

网络整理:04-12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惠州风俗图说》 烧宝塔祛邪恶打灯笼满街跑

“八月十五担灯笼”图。(朱如丹 摄)

在日前举行的市第二届民间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艺博会)上,我市知名画家黄澄钦的作品《惠州风俗图说》吸引了市民关注。《惠州风俗图说》中的“八月十五担灯笼”、“烧宝塔”两幅与中秋节有关的图,让人们从中了解到惠州民间中秋节的传统风俗。近日,《惠州日报》记者来到黄澄钦的画室,听他讲解画中的惠州民间中秋风俗。

“烧宝塔”

以前秀水湖边砌有宝塔,中秋夜点燃柴草投撒硫磺焰光四射

一座不高的宝塔,冒着丝丝黑烟,宝塔边站有老人和小孩,老人抱着小孩兴致勃勃地看,小孩手里拿着灯笼在旁边跃跃欲试。两位男子一手拿着一个钵,一手扬起,往塔身上撒东西。宝塔顿时火光四射,散发出噼里啪啦的火花,一片欢快的景象。这幅画就是黄澄钦画的“烧宝塔”。画面非常生动,活生生的一幅惠州民间中秋节风俗图。

黄澄钦生于1939年,当年为躲避日寇侵略,他跟随父母逃难到了惠州,在惠州长大。他在“烧宝塔”上写道,惠城人有在中秋节烧宝塔的习俗,中秋节前,街坊邻里、三五好友利用闲暇堆叠宝塔,宝塔主要用瓦片(即屋瓦的碎片)堆叠而成,高矮没有规定。塔身中空,内置柴草。到了中秋当晚,人们聚集在宝塔四周,点燃塔中的柴草,然后从四面八方向塔身投撒硫磺、樟脑、白盐,一时间焰光喷洒,爆响四起,令人兴奋,直烧到深夜才散去。

对于中秋节烧宝塔的习俗,黄澄钦印象最深的是在秀水湖(秀水湖被填埋后成了第一市场,即现在的桥西市场,现在桥西市场还保留秀水湖这个地名)边的宝塔。当时的秀水湖环境优雅,湖边种有一片竹林,竹林边的空地地面由青砖铺成,在青砖地面上,用砖砌有宝塔。每年到了中秋节,人们就在宝塔内堆放柴草,宝塔内的柴草点燃后,火光熊熊,人们往熊熊大火上撒上预先准备好的硫磺拌白盐,顷刻,噼啪之声骤起,继而呈现五光十色,非常吸引人。

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秀水湖边还保留着两个砌叠得非常精美的瓦塔,后来,填秀水湖建第一市场,这两个瓦塔就被拆除了,烧宝塔的习俗也渐渐消失。

烧宝塔风俗或源自白蛇传

中秋夜,除了有大型的烧宝塔活动外,民间更多的是小型烧宝塔活动。

黄澄钦说,惠州城在抗战期间曾4次沦入日寇手中,遭日寇飞机空袭轰炸更是难计其数。被日寇烧毁炸烂的商店民房,在府县两城(府城即现在的桥西街道辖区,县城即现在的桥东街道辖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些破烂房屋,堆满了烂瓦片。到了中秋节夜晚,一些孩子在瓦砾中找出一些瓦片,堆成小小的宝塔,再在废墟中找来一些木头,点燃后玩上一会,木头烧完后,火灭了,把宝塔推倒捣毁后也就走了。

惠州烧宝塔的风俗始于何时已很难考究。我市民俗学家林慧文认为,惠州民间的烧宝塔风俗,或许源于中国传统的“白蛇与许仙”传说。在古老的民间传说中,白蛇是人们同情的对象,金山寺恶和尚用塔囚住白蛇,人们憎恨恶和尚,继而也憎恨囚困白蛇的塔,焚烧宝塔,大概就是这种憎恨恶和尚及同情白蛇的一种感情发泄形式。

“八月十五担灯笼”

中秋夜用橄榄田螺柿子芋仔拜月亮,有特别寓意

黄澄钦的“八月十五担灯笼”,把惠州民间传统拜月光玩灯笼的风俗,描画得淋漓尽致。在这张画中,一张圆桌上摆放着月饼、橄榄、田螺、菱角、柿子、芋仔等物品,圆桌上还有一个香炉,点燃了3支香。这是惠州居民在进行祭拜月亮活动。

惠州民间用这些物品祭拜月亮,都有特别寓意。民间认为吃田螺可明目,传说在八月十五吃田螺,可使眼睛“明如秋月”;此外田螺有壳,剥壳食肉为“食心(新)转运”,以求祛邪气、晦气。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也是吃田螺的最佳时节。所以,在惠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中秋是柿子成熟上市时节,柿子果实形状丰厚圆硕、形如如意,又因“柿”与“事”谐音,所以寓意“事事如意”。而中秋节吃菱角能让孩子长得聪明伶利。橄榄的寓意是“榄(抱)子榄(抱)孙”;芋仔则寓意“芋头生下的儿子”,吃了会子孙兴旺。惠州有句俗语:千万爱(要)顾住自己屋(家)盖(那)斗(窝)芋仔。意思是说任何时候都要维护家庭的生息。

黄澄钦认为,惠州人在中秋节吃芋仔,还有一层含义。据张友仁《博罗县志》记载,“食芋仔剥鬼皮”。为什么要把芋皮当鬼皮?因为当时的人们夜游有怕鬼的心理障碍,那么剥了鬼皮吃芋仔就不怕鬼了,中秋夜游就可以通宵达旦地尽情游玩了。

孩提时提着各式灯笼奔跑街巷中

“八月十五担灯笼”的画中,孩子们玩的灯笼最吸引眼球。孩子们玩的灯笼有圆形、八角形、星星形,还有鱼形。

黄澄钦说,从前惠州居民在中秋节前,都会笆 (粘的意思)灯笼,其制作方法是先用竹骨扎成灯体形状的框架,然后在框架上糊上纸,灯笼内装上蜡烛座,并在灯笼上题诗绘画。笆灯笼能自由发挥各人的聪明才智,灯笼有制成月形的,有制成鱼、蟹形状。最高难度的是走马灯,像皮影戏一样在灯体内转,转的动力是靠灯内的气体流动力,要很有经验的人才能制作。中秋月夜,从街头到街尾,三五成群的儿童,担着灯笼边走边唱:八月十五食月饼,担灯笼,担到西来担到东……这叫夜游。那时候,没有路灯,灯笼一串串在街巷走,场景显得更为温馨,而又平添几分神秘的乐趣。

儿时的中秋节,让黄澄钦难忘的还有射灯笼的恶作剧。当时的灯笼都是纸做的,黄澄钦和几个孩子用弹弓缠上橡皮筋,用牛筋做“子弹”,去射别人的灯笼。射穿纸后赶紧跑。“现在的灯笼很多是塑料做的,根本射不穿,少了许多乐趣。”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13日,入侵惠州的日寇在惠州中山纪念堂举行投降签字仪式。这一年的中秋节,惠州城的灯笼最旺,灯笼样式十分多姿多彩,有制成飞机、坦克、大炮等造型的灯笼,孩子们都拿着灯笼在街上游行。当时六七岁的黄澄钦,手里举着一个飞机造型的灯笼,威风凛凛地走在大街上,后面跟着一串提灯笼的孩子。“中秋节的灯笼扎成飞机、坦克、大炮,体现了大家希望国家富强的愿望。”

wx_logo

Tags:灯笼(2)邪恶(11)惠州风俗图说(1)宝塔(1)满街(1)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惠州风俗图说》 烧宝塔祛邪恶打灯笼满街跑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