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

seo三人行 > 新闻信息 > 正文

最新全年收视调查显示:观众并未真正远离电视!

网络整理:03-20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2018年实际观众人均每天收看电视250分钟,与2017年持平,电视大屏对于喜爱电视节目的这部分观众来说仍然有着一定的吸引力,观众并没有真正远离电视。

屏幕快照 2019-03-18 20.36.38.png


2018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在逐步加深,电视大屏似乎正在逐渐成为人们观看视频的一个终端。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电视直播依旧是重大事件发生时观众收视的首选,“中非合作峰会”“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等新闻事件的发生,以及2018年6月份举办的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让众多观众重回客厅,打开电视收看事件/赛事直播,电视的观众规模和收视总量都获得明显提升。

 

本文基于CSM媒介研究2018年所有调查城市收视调查数据,对全国电视收视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业界相关人士对市场的把握和了解提供有益借鉴。

 

收视总量的变化

 

◆收视总量持续下滑,但降幅有所缓和

 

2018年,全国观众平均每人每天收看电视129分钟,比2017年同期少了10分钟,下降幅度为7.2%,与上一年的8.6%相比,下降幅度略有缓和。但也不能否认,人均收视时间与2014年相比减少了32分钟,在短短的5年间缩短了半个小时之久,随着媒体融合步伐的深入,受众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便捷的移动互联加速了受众分流,收视竞争进一步加剧(图1)。


屏幕快照 2019-03-18 20.36.49.png


老年人一直都是电视收视贡献最大的受众群体。2018年,65岁及以上的老年观众人均收视276分钟,是唯一一个与2017年同期相比略有回升的群体。其他各年龄段观众的收视量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尤其是中青年群体表现更为明显。25-64岁年龄段的观众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都缩短了10分钟以上,其中35-54岁的观众减少的量最多,减少将近14分钟。收视总量的降低是媒体融合时代的显性表现(图2)。


屏幕快照 2019-03-18 20.37.25.png

 

◆日均观众规模持续降低,观众忠实度稳定发展

 

电视收视总量的下滑,主要源于开机率的下降。2018年日均观众到达率只有51.6%,比2017年同期减少了4.1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为7.4%

 

但,即使是这样,也难以掩盖电视媒体在媒体竞争中的巨大优势。根据CNNIC第43次互联网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占总人口的59.6%,相比同期电视97.5%的观众规模仍有一定差距,媒体竞争中电视仍然占据着明显优势。

 

虽然观众规模有所下降,但观众收视忠实度却保持着稳定的态势。2018年实际观众人均每天收看电视250分钟,与2017年持平,电视大屏对于喜爱电视节目的这部分观众来说仍然有着一定的吸引力,观众并没有真正远离电视(图3)。


屏幕快照 2019-03-18 20.37.40.png

 

◆时移收视为电视收视贡献增量

 

相比于观众直播收视总量的降低,时移收视数据表明,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网络提速降费的实施、一键回看等技术的革新,时移收视水平在不断提升。在15个重点时移城市中,有10个城市的时移收视量较2017年同期增长;其中长沙和银川时移收视增长超过40%,尤其是长沙,增幅达到65%济南和成都的增幅也超过了30%

 

分年龄段直播和时移收视时间分配比例显示,除了65岁及以上老人,各年龄段观众直播收视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与此同时,时移收视却在增长。各年龄段观众的时移收视基本都高于2017年同期,其中4-14岁儿童以及25-44岁之间的青年人时移收视比重最高,达到5.4%及以上(图4)。


屏幕快照 2019-03-18 20.37.51.png


在时移收视中,省级上星频道在各年龄段中的竞争力都较强,在各年龄组中时移收视份额都超过了38%,特别是在4-24岁少年及青年中的时移收视份额均超过61%中央级频道的时移收视竞争力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在65岁及以上老人中有35.56%的观众选择时移收看中央台的节目省级地面频道的时移节目中,55-64岁年龄段观众贡献的时移收视最多,收视份额为24.07%。市级频道和其他频道组的时移收视份额相对较小(图5)。


屏幕快照 2019-03-18 20.38.01.png


Tags: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最新全年收视调查显示:观众并未真正远离电视!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